四川郑大清八十年代赤手空拳闯荡新疆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人民头条【记者 袁军】四川郑大清八十年代赤手空拳闯荡新疆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。

“娃儿,你又是请我们吃大餐,又是请我们坐飞机,我都过意不去了,这钱收不得!”说话的大娘把一叠厚厚的6万元钞票往外推。

一个中年男子满脸笑容地说:“大娘,小时候家里穷,您煮面给我吃,那味道我一直记得,谢谢您的照顾,这就当是我的一点孝心,别见怪,人人都有红包!”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大娘这才乐呵呵地收下钱,男子则继续给四川仪陇县丁字桥镇的其他村民派送了2000到5万元不等的现金红包。

除此以外,装着送给村民的彩电、冰箱、空调等礼品的大卡车足足有十多辆,浩浩荡荡地排在路边,很是壮观。

白吃白玩白拿,天下竟有这等好事,村民们个个笑得合不拢嘴。

这位土豪是谁?他为何对村民如此慷慨?这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。

这位富豪叫郑大清,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仪陇县丁字桥镇人。

1959年,他出生在一个穷得揭不开锅的家庭,家中有7个孩子。在一众孩子中,郑大清算是开智晚的,是村里有名的“傻儿”。

笨手笨脚的他做不了细手工活,只能干些砍柴、挑水的粗重活,这让他从小就特别能吃苦耐劳。

傻儿虽傻,却懂得感恩。

隔壁的大娘心疼这个吃不饱饭的孩子,煮碗面给他吃,谁知这件事他记了一辈子。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18岁那年,郑大靖怀揣梦想参军,到达青海部队,凭着踏实肯干很快得到嘉奖。

他本可以“提干”留在部队,可是由于文化水平低,郑大清在“文试”中被涮了下来,一辈子做军人的梦想破灭。

更让他倍受打击的是,参军期间,最爱的母亲得了重病却无钱医治,只能眼睁睁地等死,临终前一直轻呼着他的名字。

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,成了郑大清心中永远的痛楚和遗憾。

退伍回家后,他在母亲坟前长跪不起,边哭边发誓:“母亲,孩儿不孝。没能让您过上好日子,是贫穷害了您。我一定会出人头地,干出一番事业,让家人不再受穷受苦!”

郑大清决定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,可是,他穷得叮当响,连路费都没有。

淳朴善良的村民听说后,自发地你一毛,我一元,全村人共筹集了70元钱交到郑大清手里。

望着这些零零散散的钱,郑大清噙着眼泪,感动得说不说话,暗下决心:“等将来有能力了,我一定要回报父老乡亲!”

拿着70元,郑大清坐上了开往遥远新疆的绿皮火车。

几天几夜后,他终于抵达乌鲁木齐。

凛冽的寒风吹得郑大清瑟瑟发抖,远处飘来阵阵饭香,郑大清摸着饿得瘪瘪的肚子,舔了舔开裂的嘴唇,咽了咽口水,对自己说再忍一忍。

此时,他兜里仅剩1块2毛钱。

就在茫茫然不知该去何方时,郑大清突然想起一个同乡在水麿沟当小工,他精神一振,把一床破棉被扛在肩上,挤上了去水麿沟的汽车。

在老乡的帮助下,郑大清在工地上做小工,每天累死累活工作十几小时,能得到5元报

酬。

别的工友累得倒头呼呼大睡时,郑大清却还躲在被窝里,用微弱的光如饥似渴地看着各种建

筑书籍。

工友开他玩笑:“你说你一个做小工的,看懂那建筑图纸有啥用?”

郑大清笑而不语,他深知,这些知识将来一定大有用武之地。

果然,凭着别人欠缺的建筑知识和精湛的手艺,郑大清当上了工地班长。第一年,他就赚了2000元,这在当时算得上一大笔钱。

然而,郑大清并不满足于此,他不甘心一辈子受人指使。第二年,他从家乡带去40多个农民工,做起了小包工头。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可是,当他兢兢业业地完成第一个小工程时,老板却跑路了。

辛苦忙活了几个月,一分工钱也拿不到,几十号人的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
面对这一堆烂摊子,望着愁眉苦脸的农民工,郑大清立即拿来纸和笔,给工友们一一打上欠条,他说:“只要我郑大清还有一口气在,保证不会欠大家一分钱!”

这份承诺让工友们不离不弃,而这份不离不弃又让郑大清感动至极,这段最困难的日子让他坚定了日后回报社会,帮助贫困弱势群体的想法。

可是,好不容易接到第二个单子,碰到的又是一个无良的骗子。

这下本已窘迫的日子,更是雪上加霜。

那一年年底,身无分文的郑大清连饭都吃不上,更别说买回家的车票,就在走投无路时,一位朋友给了他5元。

靠着这5元,他每天只吃一餐,顶着严寒艰难地度过十天,在他乡孤单地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春节。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好在,幸运总是会垂青那些不轻易放弃的人。

不久,郑大清终于时来运转,他接到了一个13万的厂房维修合同,这让他小赚了一笔。凭借不错的口碑,他又接连接到几个小工程单。

到年底时,郑大清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,还赚了5万块。此后,他稳扎稳打,渐渐在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。

荷包越来越鼓,郑大清也开始蠢蠢欲动,去做更大的生意。谁知,这个想法再次把他推向了深渊。

1989年,郑大清花20万元在闹市租下一间大型地下室,装修成商场后租给他人,同时他还在郊区开了两家煤矿。

然而,由于在全新领域经验不足,两桩生意最后血本无归,郑大清一下子从一个百万富翁变成负债70多万的穷光蛋。

再次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郑大清,在一个雪花飞扬的冬夜,绝望地卧在铁轨上,想一了百了,彻底解脱。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可一想到母亲的坟头,年幼孩子的笑脸,工友们期盼的眼神,他挣扎着爬起来,痛哭流涕,然后坐在铁轨旁思考了一整夜。

冷风吹干了他的眼泪,他决心从头再来!

从此,他一点点沉下心来积累经验,到1995年,郑大清来新疆的第十个年头,他创办了新疆天地实业贸易公司。

靠着从银行借来的100多万,他再次包下一层楼,装修好后开始做服装商场。

但这次,他不再租出去,而是自己用心经营,85%的员工都有大专学历,公司在管理和激励制度上大下功夫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服装商城生意越做越红火,郑大清终于拨开云雾,迎来了事业的光明。

1998年,郑大清用“钱生钱”,投资2亿打造了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“东方100商厦”,

从建设到开始营业,仅用了9个月时间,堪称“西北地区的奇迹”。

这座商厦就像会生金蛋的鹅,第二年就为郑大清带来1.7亿营业额,第三年更是稳步升至2.1亿。

雪球越滚更大,随后新疆天地集团在酒店、电讯、生产加工、房地产、电话等多个领域遍地生花,事业蒸蒸日上。

2006年,天地集团成为新疆地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,郑大清以20亿资产排名中国富豪榜第146位,他终于出人头地,做到了当初在母亲坟前的誓言!

功成名就后,郑大清没有忘记家乡,没有忘记回报社会。

一次,他回乡看到石桥依旧破败不堪,想起儿时伙伴不幸溺亡的伤心往事,他立即捐款700万,在全县建了69座又结实又急固的“慈母桥”,后来他又捐出1300万用来修路,改善家乡基础设施。

为彻底改变贫困,他格外关注教育事业,在仪陇县捐款建立了5所希望小学。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除此以外,他还投资3亿在家乡建立了纳米晶硅厂,解决父老乡亲的就业问题。并且常年在家乡招募大量工人到自己新疆的企业去工作,只要是仪陇籍的工人,工资都比别人高出好几百到上千元。

2007年,他为家乡的老人设立了养老基金,凡是满60岁的老人每月都可以领取150-200元,一做就是十几年。

做了这些,郑大清还是觉得不够。他说:“一个企业做大了,其实就是社会的了,理所当然要回报社会。”

这些年,郑大清累计捐款高达2.07亿元,成为川人中的“最慷慨”者。

可是,郑大清对家乡“奢侈”,对自己却很“抠门”:

坐飞机永远都是经济舱,座骑只是一辆普通的奥迪。

当年那些资助过郑大清的村民们,怎么也没想到,30年后他们收到成千上万倍的“回报”。

2019年春节,郑大清大设130桌宴席,请村民们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年。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宴席过后,川剧表演和大型舞蹈《火美人》让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。随后“轰隆隆”的直升机,带着许多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的老人,在空中鸟瞰家乡的美景。

望着乡亲们兴奋又开心的脸,郑大清开心地笑了。

当年那个被帮助70元的小伙子,在34年后,终于将成千上万倍的回报双手奉送给乡亲们。

当年村民凑70元助他闯荡天下,赚钱后他为家乡修建75座慈母桥

这就是郑大清与乡亲们之间的故事,读起来让人不免动容。

淳朴善良的乡亲,雪中送炭,凭己之力尽心帮助一个年轻人去追梦;而感恩的郑大清,功成名就后尽力回报乡亲,回报家乡,回报社会。

他的方式或许有些奢侈,或许有些高调,但背后却是一颗滚烫的心。

他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地演绎了什么叫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!

曾经,有人问他事业成功的奥秘,郑大清只是笑笑回答:“先做人后做事!”

是的,凭他这样的人品和格局,难怪会如此成功。

本文不代表 人民头条 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mtt.org.cn/renminguanzhu/2022/05/22/archives/12552

(1)
上一篇 2022-05-18 06:40
下一篇 2022-05-24 14:21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