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民担当的“当家人”
——记颍州区王店镇余庄村委会主任王朋飞
在皖北平原的阜阳颍州区王店镇余庄村,提起村委会主任王朋飞,村民们总是竖起大拇指:“王主任是俺们自己选出来的,办事公道,心里装着咱老百姓!”自上任以来,他以实干为笔,用担当为墨,在余庄这片土地上书写着为民服务的动人篇章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初心与使命。
村委会主任王朋飞在办公
点亮民心,照亮回家之路
“以前村里没路灯,晚上黑灯瞎火的,孩子放学都不敢走夜路。”村民的诉求,王朋飞上任后就记在心上。他积极组织捐款,动员乡贤、企业主和热心村民共同参与。经过多方努力,六条主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,夜晚的村庄灯火通明。村民王大爷笑着说:“现在晚上出门,就跟白天一样亮堂,孩子们放学再也不用担心了。”一盏盏路灯,不仅照亮了道路,更温暖了民心,成为余庄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风雨坚守,筑牢安全防线
今年夏天,强降雨预警发布后,王朋飞立即在村民微信群发布提醒,要求大家做好防范。暴雨如注,他冒雨巡查,逐一排查隐患点。发现傅店子东头的水沟堵塞,他果断安排机械疏通;王朋海家一棵树影响排水,其夫人刘学芳提出要200元补偿才同意移除。为了保障排水畅通,王朋飞二话不说,当场掏出200元。从清晨到深夜,他始终坚守在一线,组织挖沟、排水、疏通沟塘,嗓子喊哑了,鞋裤湿透了,却从未停下脚步。村民唐某某说:“王主任就像‘定海神针’,有他在,再大的雨我们也不慌。”
环境整治,打造宜居家园
“环境美了,日子才舒心。”王朋飞深知人居环境的重要性。他推行网格化管理,每天安排公益岗位人员和特困户打扫村庄卫生,房前屋后、塘沿沟边,不留死角。他还亲自拿起剪刀,修剪路边的树枝,清理杂草。在他的带动下,余庄村面貌焕然一新,道路整洁、绿树成荫,被评为全镇“文明卫生第一村”。村民张婶感叹:“以前垃圾遍地,现在处处干净,住着真舒服!”
扶弱助困,传递温暖真情
特困户傅友臣双目失明,生活艰难。王朋飞多次上门探望,发现其房屋年久失修,墙壁斑驳,下雨屋内地面泥泞。他立即联系副镇长解俊杰,协调资金进行改造。粉刷墙壁、硬化地面,所有费用至今仍由王朋飞垫付。傅友臣激动地说:“王主任比亲人还亲,没有他,我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!”此外,他定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、残疾人,帮助解决生活难题,用点滴行动传递温暖。
攻坚克难,解决历史遗留问题
房屋确权是村民关注的焦点。余庄村因历史原因,房屋确权证迟迟未发放,村民忧心忡忡。王朋飞多次往返市区镇,找领导、查档案,捋清问题根源。他带着村民的期盼,一次次反映情况,最终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办理。目前,确权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。村民王朋立感慨:“王主任为了咱的事,跑断了腿、磨破了嘴,真是俺们的贴心人!”
日夜奔波,土地确权惠民生
余庄村部分土地需重新确权,工作量巨大。王朋飞白天走村入户核实信息,晚上加班整理资料,常常忙到深夜。村民看到他疲惫的身影,心疼地说:“王主任,歇歇吧!”他却摆摆手:“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必须尽快把证发到大家手里。”在他的努力下,土地确权工作进展顺利,村民吃上了“定心丸”。
从调解纠纷到环境整治,从防汛救灾到民生保障,王朋飞始终奔忙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。他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实干赢得民心,成为村民最信赖的“当家人”。正如村民所言:“哪里需要,哪里就有王主任的身影,他是俺们余庄的‘顶梁柱’!”
在王朋飞的带领下,余庄村正朝着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目标大步迈进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:基层干部虽平凡,但肩负的责任重大;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能在点滴中铸就为民服务的丰碑。王朋飞,这位扎根基层的“实干家”,正以不懈的努力,绘就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,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担当与风采!(田力/文图)
本文不代表 人民头条 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mtt.org.cn/renminguanzhu/2025/09/04/archives/207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