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细节大民生:哈尔滨市呼兰区以“体验式督导”破解无障碍难题

哈尔滨市呼兰区残联近日创新工作模式,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与肢体残疾人代表共同组成联合督导体验组,深入区残联办事大厅、火车站等重点公共场所,开展了一场独具特色的“两站一场”及主要文化旅游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体验活动。

人民头条讯(记者梁久红)为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,提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感,哈尔滨市呼兰区残联近日创新工作模式,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与肢体残疾人代表共同组成联合督导体验组,深入区残联办事大厅、火车站等重点公共场所,开展了一场独具特色的“两站一场”及主要文化旅游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体验活动。2025110508254154

此次活动突破传统检查模式,将“体验”与“督导”有机结合,通过使用者的亲身感受,精准发现无障碍设施在建设、管理、维护中存在的实际问题。活动中,残疾人代表乘坐轮椅,实地体验了火车站的无障碍坡道、售票窗口、卫生间等设施,发现了坡道转弯半径不足、盲道被占用、呼叫按钮失灵等细节问题。这些以往容易被忽视的使用痛点,通过“第一视角”的体验得以充分暴露。

在区残联办事大厅,督导组同样开展了严格的“自查”,从入口通道到服务台高度,从卫生间设施到走廊宽度,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仔细检验。区残联负责人表示,作为服务残疾人的重要窗口,必须率先垂范,打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标杆。2025110508255956

在实地体验结束后召开的座谈会上,残疾人代表踊跃发言,就标识系统、设施维护、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。社区工作人员则从管理角度,提出了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、加强部门联动等建设性意见。区残联领导承诺将系统梳理问题清单,形成督导报告,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。

这场特殊的督导体验活动,不仅是一次有效的社会监督,更是一次深刻的民生沟通。通过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角色融合,实现了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工作方法创新。这种“体验式督导”模式,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贴近实际需求,推动设施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转变,从“建得好”向“用得好”升级。

未来,呼兰区残联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,以此次专项活动为契机,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精细化、人性化发展,努力消除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障碍,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平等、自信、有尊严地融入社会,共享城市发展成果。

本文不代表 人民头条 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mtt.org.cn/renminxinwen/2025/11/05/archives/21276

(1)
上一篇 2025-11-05 15:12
下一篇 2022-11-10 00:17

相关推荐